本报讯(通讯员 刘重 李宁 记者 俞怡至)“我一定吸取教训,下次开船看到海上电力线路一定绕着走。”9月17日,肇事方依法对损坏虾峙海域电力线路造成的损失作出25万元经济赔偿。
据了解,8月10日,普陀海警接到报警,当天凌晨1时许,虾峙海域走马塘电力支线发生跳闸,110千伏输电导线被勾断,肇事方不知所踪。接警后,普陀海警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进行现场勘察,从该支线7至8号电力塔之间输电线路受损情况来看,极有可能是肇事船舶上的高空设备,在航行中将线路勾断造成跳闸。
由于该肇事船未开启AIS信号监测系统,无法进行锁定。8月底,普陀海警在调取事发海域的视频监控,以及连续多日的海上巡逻、陆上巡查后,最终在虾峙西北海域附近发现一艘正在抛锚的可疑船舶。通过登临检查、询问了解、痕迹比对后,最终确认该艘装有吊机的船舶为肇事船。经过海警执法员的不懈努力,普陀供电分局与肇事方达成和解。9月17日,肇事方作出25万元经济赔偿。目前,虾峙走马塘电力支线已恢复运行。
普陀海警呼吁,海底电缆、架空线路均属于电力设施设备,一旦遭到破坏将严重危害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各类船舶应当严格遵守航行、锚泊等规定,注意避让海底电缆和架空线路,消除安全隐患,共同构建和谐安全的海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