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尔
今年秋季开学,我区各校纷纷举行了新学期第一课。虽然各所学校新学期第一课的版本不同,但是传递真善美、诠释勇毅与担当是共同的主题。
人生路漫漫,很多时候,起点的路决定了未来的方向。青少年时期是树“三观”、正思想的关键时期。每年开学,央视都会播出一期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邀请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陈薇、张伯礼等,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英雄与科学家从来都是少年理想中的榜样人物,富有感染力的真实故事中蕴藏的是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没有枯燥的说教,但是医者仁心、学者担当,榜样的经历让同学们更真切地去理解书本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体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民族凝聚力。
近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学第一课是尤为重要。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引导是需要智慧,讲究艺术的,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一堂好的思政课,既要有深沉的人文情怀,又要有新意与趣味,用故事化的呈现、讲述式的表达将人生理想、爱国之情、生命之美这样的道理讲通透,让学生在沉浸式的教育中共情共鸣,激励他们在树立坚定信念、传承优秀文化、勇担未来之责的同时,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创造新生活。
让学生想听、爱听、听得懂、听完还余韵悠长,这样的思政课会让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