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微觉
□记录:管文祖
很早以前,普济寺与梵山之间,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沙滩,口子外面,就是现在的百步沙。潮水一涨,海浪会涌到普济寺的山门跟前。到了八月大潮汛,潮水涨得就更高了。
有一年,元朝的一个皇太子到普陀山来烧香拜观音。那天,正是八月中秋节,皇太子坐在大圆通殿门前,听潮赏月。突然一阵狂风把他吹倒了,他那顶太子帽也被狂风刮到海里去了。太子吓了一跳,连忙问主持和尚:“这风咋会介猛,是啥东西作怪?”
主持和尚告诉太子,边门前的沙滩下面蛰伏着一条小龙。这条小龙原来住在海里,它老是兴风作浪,让护法神打了一鞭,背脊骨打断了,才到沙滩下面来养伤。有时候,它会喘口气,打个滚,舒展一下龙身。它一动,山上会刮风,海上会掀浪,真作孽!
皇太子问:“小龙介作孽,有啥法子能把它镇住?”
主持和尚说:“要镇住孽龙勿难,只要造座宝塔就好了!”
皇太子听了,高兴地说:“那好,我愿奏明父皇,传旨造塔,镇住孽龙!”
主持和尚连忙合掌施礼:“太子愿意造塔,真是菩萨保佑!”
笫二天,主持和尚带着几个泥工石匠,来到沙滩上,抓把沙泥,放在鼻下闻一闻;蹲下身子把耳朵贴在沙滩上听一听,从东到西,从西到东,走来走去。最后,他来到离百步沙勿远的梵山口,用禅杖在地上画了个圈圈,说:“就在这里造塔!”
皇太子勿晓得这是啥意思,主持和尚告诉他,要造塔镇龙,这塔就要造在孽龙的咽喉七寸之处!皇太子听他讲得有理,便派了一名黄衣宫监,留在普陀山监造宝塔,自己回京去了。整整花了一年,一座四角玲珑的塔造起来了,这就是现在的多宝塔。因为这座塔是元朝皇太子造的,所以又叫太子塔。
塔造好的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小龙又苏醒过来了,它想伸伸腿,舒展一下龙身,可是它感到浑身勿自在,睁开龙眼一看,四根又粗又长的石柱,紧紧卡牢喉咙头,让它无法动弹。 这下急煞了,它想用龙角把石柱碰断。可是,上面有《法华经》镇住,随它咋碰咋撞,无法挣脱。它一时性起,猛抬头,重重地打了个喷嚏,一阵狂风,把塔顶卷到海里去了。眼看塔身就要倒塌,黄衣宫监急煞了,赶紧去找主持和尚。正在这辰光,“忽啦啦”一声,禅寺后院金光闪闪, 有一间一直锁着不用的破矮屋,竟会锁落门开。大家进屋一看,里面供着一张佛桌,桌上放着莲花宝台,宝台上有只金光闪亮的琉璃佛钵,佛钵上还有一张用黄绢写成的字条:
多宝塔镇孽龙,
琉璃钵平妖风。
主持和尚一看,赶紧捧起琉璃佛钵,行三步一拜大礼,爬上多宝塔,把琉璃钵放在塔顶上。说来奇怪,立时三刻,风浪镇住了,多宝塔也勿再摇晃了。
从此,潮水只涨到百步沙为止,多宝塔也稳稳当当地兀立在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