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岛管委会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蚂蚁岛是一座拥有深厚精神底蕴的海岛,蚂蚁岛人是一个艰苦创业、敢于拼搏的群体。“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作为舟山精神、普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蚂蚁岛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不断传承弘扬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始终激励着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勇争一流。
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蚂蚁岛的发展事业是一场接力跑,如果说,过去凭着弘扬“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老一辈创造了许多属于蚂蚁岛的“高光时刻”;进入新时代,蚂蚁岛坚持以蚂蚁岛精神为发展之魂,推进具有蚂蚁岛特色的“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建设,成为题中之义。
一、“艰苦创业”,深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以打造和美海岛和红色主题岛为抓手,蚂蚁岛积极探索“精神立岛、渔业稳岛、生态建岛、工业强岛、旅游兴岛”的发展思路。
一是做实企业服务,推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以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岛内工业企业是蚂蚁岛建设“重要窗口”的坚强后盾与“再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的成果体现。今年以来,蚂蚁岛管委会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头抓,加强服务联系,以创新驱动促进工业企业生产潜能稳定释放,企业2020年共计划交造船7800车滚装船3艘及18000吨级成品化学品船1艘。加快造船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借力东海岸船厂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探索绿色发展方向。
二是围绕渔村特色,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渔业是蚂蚁岛发展的底色,目前蚂蚁岛共有渔船107艘。今年上半年,以渔民增收增效为核心,更新渔业生产船舶5艘。推动以“虾皮”为纽带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虾皮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虾皮之乡”特色品牌。借力红色旅游热潮,引导转产渔民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渔业,推出小对船古法捕鱼展示、抛蟹笼、塘钓及板罾等体验项目,推动养殖业精品化。
三是做强红色经济,引导三产协同发展。发挥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龙头带动作用,有力带动全岛第三产业发展。党员领衔的渔家民宿“互助提升小组”,与海中洲集团开展党建合作,对软硬件设施、服务水平进行对标提升,做好5家餐饮店提档升级工作,相继创新推出“艰苦创业菜”等特色菜系,加快文创产品落地,红色经济蓬勃发展。探索把蚂蚁岛村集体经济发展融入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中,通过基地餐饮住宿、房屋租赁等方式,促进乡村振兴。自2018年6月13日基地启用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学习培训团队1256批次、36914人次,带动了岛内服务业高质发展。
二、“敢啃骨头”,持续推动基地品质提升
以“打造学习、宣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为重大标志性成果,蚂蚁岛管委会将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发扬光大蚂蚁岛精神的现实载体。基地运行以来,始终坚持优化培训环境,提升培训实效,以红色教育、干部教育、廉政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集现场教学、课堂教学、云教学于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传承和弘扬蚂蚁岛精神,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建立多方合作,不断深化精神内涵。通过资料搜集、人物回访,“重现”2005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蚂蚁岛调研的主要线路,挖掘总书记调研细节,推出“重走初心路”体验式教学。与省社科联合作做好蚂蚁岛文化课题研究,与宁波大学切实加强校地合作,并就开展远程视频培训、搭建海洋创新实践基地等达成初步意向;与中国美院深度合作,达成全面编制形成“蚂蚁岛文化艺术总体营造方案”(文化备案)协议,拟与浙江海洋大学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不断强化智力支撑。打造“南洞—蚂蚁岛”双核红色联盟品牌,将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舟山时考察过的点串联起来,实行资源互补、品牌共创,丰富优化了红色培训资源。
今年以来,蚂蚁岛全力申请浙江省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浙江省委党校现场教育基地等3块省级基地牌子,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关工委等省级单位相继调研蚂蚁岛,召开蚂蚁岛精神系列座谈会,蚂蚁岛精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是优化培训内容,打造精品课程体系。原创党课《蚂蚁岛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一举夺得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位列全省县区党校第一名;老党员现身口述亲历历史的课程感染力强、启发性大。结合蚂蚁岛发展历史和生产劳作方式,精心设置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课程,得到市委党校认可,初定下半年实施。推出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廉政教育培训班等主题班次课程,为应对疫情,提振红色旅游,推出差异化疗休养方案,适应不同培训主题的培训需求,已实施的班次得到学员一致好评。
三是创新培训方式,突出现场体验教学。以三八海塘、人民公社旧址、创业纪念室等6处为现场教学点,打造“一带一线多点”教育培训体验“环线”,让学员深入现场,通过参观、互动、体验使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受到启迪。“一线”指的是蚂蚁岛精神教育体验线,是以蚂蚁岛精神为核心的干部教育基地核心区块路线,包括创业广场、旅游服务中心及艰苦创业现场展示区、人民公社旧址、蚂蚁岛创业纪念室、马金星《军港之夜》词作创作地、三八海塘—避风塘现场教学点等体验内容;“一带”指的是蚂蚁岛滨海休闲渔业体验带,是以蚂蚁大道为轴,串联星浪渔场、长沙塘文化广场、避风塘休闲渔业体验区形成的风景体验带;“多点”指的是蚂蚁岛多个现场教学点,主要包括东海岸船厂现场教学点、虾皮加工区现场教学点、登山观港现场教学点以及海岛野外生存训练教学点。
四是用好本土人才,讲好创业故事。成立蚂蚁岛乡贤联谊会,用好三八海塘修建、大捕船捕捞等历史亲历者及后代等本土人才,以及发动他们成为教育基地宣传员、参与者。以22名党建指导员为核心,创建搓草绳队等300余人22支文化团队,为培训学员提供体验式教学服务。发动老党员为学员讲好艰苦创业故事,针对老年人讲故事语言不通、提炼不够的问题,在培训讲解员“同声传译”的同时,邀请党校教师依托蚂蚁岛精神现场教研基地,“登上台试讲”“沉下去完善”,反复“回炉”、锤炼,用群众语言来“翻译”创业故事、传播红色精神。
五是改进技术支撑,完善基地基础配套。在创业礼堂搭建长9.84米、宽7.38米舞台,安装200寸LED电子屏及65寸交换一体式多功能触摸式电脑,可同时容纳1000人开展授课、党课比赛等活动。与中国移动舟山分公司签约开展红色教育文化基地共建,依托5G红色文化教育项目,共同打造数字蚂蚁岛,切实提升基地教育培训数字化水平。提升基地交通水平,近期完成10辆主题观光车招投标。
三、勇争一流,扎实推进“重要窗口”建设
以“努力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为使命,以绿色发展为先,科学布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展“和美海岛”建设。
一是美化南面入岛口,打通东部物流通道。提升入岛口美化度,相继完成星浪渔场工程、停车场工程、美丽庭院提升工程,全力推进蚂蚁岛客运站提升改造工程。加快东部物流通道建设,完成海防执勤码头项目;推进海防执勤道路改建工程及蚂蚁岛外小山海塘加固工程。
二是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擦亮蚂蚁岛整洁底色。环境整洁是蚂蚁岛发展的底色,蚂蚁岛人民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06年获评省级文明乡镇,2007年获评全国环境优美乡,2019年获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省级3A级景区村。凭着“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光秃秃的“癞头山”成了莽莽苍苍的森林岛。广大虾皮加工户提升工艺,传统燃煤烘道供热都已改为燃油供热,“虾皮之乡”实现绿色发展。深化渔村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蚂蚁岛垃圾中转站,垃圾分类处理运行实现常态化。今年以来,完成蚂蚁岛谐和苑、怡和苑安置小区居民景观建设工程,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12次,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1500余人,整治点位50余处,海岸线清理约5500米,环境景观大变样。
三是坚持共治共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巩固夯实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作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创建示范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东海渔嫂参与社会治理指导中心,组建60人的东海渔嫂“十大员”队伍,组织开展东海渔嫂庆“七一”暨清洁家园活动等系列活动。稳步推进数字蚂蚁岛建设,推进全岛综合管理智慧化水平。做实“最多跑一次”,推进“小事不出门,办事不出岛”。进一步加强蚂蚁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探索海岛养老服务建设,为岛内留守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加强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全岛全域文化礼堂及党群服务中心提升建设项目,积极开展“立家训、亮家训”活动和“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创建评选。区委高度重视蚂蚁岛精神的宝贵作用,区委书记张立军在区十三次党代会第四次代表会议和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要求全区大力弘扬新时代“蚂蚁岛精神”,充分挖掘其历久弥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让“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绽放出时代耀眼光芒。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总书记2005年到蚂蚁岛考察调研的重要指示,与时俱进弘扬蚂蚁岛精神,激励全岛人民在新征程上奋力续写好新时代蚂蚁岛创新史,在普陀建设“重要窗口”的伟大征程中,当好“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