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平阳乡成立。当时都是晒盐的大干、小干、平阳、中弄、芦西等五个村成立为平阳乡,归属定海临城区工委管辖。
据了解,国民党败逃台湾后,在大陆留下一大批特务、土匪、恶霸等反革命分子。他们进行种种破坏活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针对复杂而艰巨的阶级斗争,新的政权毫不留情地对阶级敌人进行镇压,旨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据中弄村民徐进财老人回忆,1955年,民兵发现一个土匪窜进村里,立即报告解放军,解放军带领民兵四面围困,实施阻击。
“快出来,你被包围啦!”土匪知道家里不是久留之地,便从后门逃跑,民兵奋力追赶。因为土匪身上带有手枪,解放军叫民兵随后,自己冲在前。
“不许跑,再逃开枪啦!” 解放军拉响枪栓。土匪不听劝告,拼命向海塘方向逃。眼看有跳海的可能,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开枪射击,土匪当场被击毙。
普选开始,村里叫傅方达去定海学习普选工作。他背着被头,从大干出发走到临城区工委宿舍过夜,第二天再走到定海西门轧米厂仓库住下,学习普选登记。
回来后负责大干村普选登记。这个工作是新生事物,马虎不得,更不能出错。有上级的领导和指导,终于出色完成普选任务。劳苦大众拿到选民证相当高兴,说明自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真正当家作主人。
1955年,傅方达被补选为不脱产副乡长兼村民兵连连长,带领民兵村口放哨、村里巡逻。由于工作积极,傅方达1955年4月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年74岁的黄忠良,曾担任过平阳中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据他回忆,大干办学校比较迟,解放前阿拉读书在私塾,只有有钱人家读,贫苦人家读不起书。
解放后,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早在1950年9月,利用石弄佃房三间作校舍,开办复式班1个,招小学生30余名。1952年,增至2个初小复式班,学生80余名,教师2名,学区范围东至茶湾自然村,西至平阳浦。
随着政治上翻身,大干村又大搞扫盲运动,通过开办冬季夜校,办起扫盲班,组织文盲识字。
“能者为师。“傅方达自己脱盲后成了冬学教师,帮助文盲识字。据傅方达回忆,开办初期,教室里猪心灯(汽油灯)雪亮,学员每人一册《扫盲识字课本》,按速成识字法教学,学习积极性蛮高,通过扫盲后学员能记账,还能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