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打造普陀靓丽风景⑧
□记 者 翁瑜霞
通讯员 欧阳怡文 张挺 邱丹燕
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建设长三角最美生活地,努力成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实践典范。养老、教育、医疗健康事关民生,相关职能部门为此制定了多层次系统化的举措,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民生幸福水平。
构建高质量海岛养老供给体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通过本岛“多元众筹”、大岛“设点辐射”、小岛“互助帮扶”三种供给模式,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现实。
7月中旬,由区民政局牵头,我区各镇、街道、管委会助老员队伍组成的“东海渔嫂”助老员联盟成立。
“助老员队伍既服务于养老院,也服务散居的空巢老人。”登步助老服务队队长周密群表示。
目前,我区稳步推进沈家门街道和桃花镇两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预计年底前完成。并通过深化“守护夕阳”偏远海岛养老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349名偏远海岛留守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对于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等老年人来说,吃饭是一件大事、难事。做好老人助餐服务,成了提升老人幸福感的关键钥匙。”区民政局局长唐磊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区建立46个集中配送餐点,为老助餐服务已覆盖64个城乡社区,覆盖面达71.1%。
下一步,我区将完成桃花、虾峙、东极、展茅以及登步等5家敬老院,虾峙东晓和湖泥、东港葫芦以及白沙港里等4家托老所适老化改造工程;完成30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打造有温度的海岛教育名片
为了让住在海岛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上好学,区教育局统筹资源,通过支教、招考、选聘等方式,选调优秀教师去各海岛任教,任期3年以上。
虾峙学校是为数不多的海岛小学里最“迷你”的一所。虽然各年级学生加起来的总人数共46人,但依旧配备了15名教师,这都得益于我区重视帮扶小规模离岛学校的政策。
针对海岛渔农村学校生源减少、班额缩小实际,我区继续采用按班核编方式,配齐配足学科特别是音美等小学学科教师,解决师资学科结构性短缺问题。
此外,在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师资配备上向海岛渔农村学校倾斜,不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同时通过稳固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城乡学校互动共生、以强带弱、共同发展;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实现区域内受援乡村学校占区域乡村学校总数比例达到100%,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近年来,我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区教育局局长周磊斌介绍,今年将以打造“优质”“均衡”“有温度”的海岛教育名片为目标,以“统筹推进布局均衡,整体提升师资队伍,全力强化初中质量,系统优化智慧教育”为抓手,努力为建设“重要窗口”普陀靓丽风景作出教育贡献。
多举措全面推进健康普陀建设
疫情期间,锐赛生物成功研发15分钟快速检测试剂盒,合吉医疗和西布仑实业生产销售1000万只口罩,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援;迈顺生物于危机中育新机,创建TPCS自主品牌,建立国内原代细胞库,成功打破国外品牌对国内原代细胞市场的垄断,实现营收逆势增长……
如今,大健康产业在普陀蓬勃兴起,国际健康产业中心、大健康产业园等基础性平台和一批支撑项目成为新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