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阳 通讯员 张馨)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坚持任务不变、目标不减的原则,争分夺秒加油干,努力挽回因疫情造成的损失。在全球造船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呈现出疫情防控与经济正常运转同步推进的良好势头。上半年修船266艘,同比增加141艘。其中外轮204艘,同比增加98艘;创造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146%。
近日,记者走进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看到公司码头船坞、车间等各个生产线有序运行,做好防护措施的人员有条不紊地做好各自的工作。
“目前,共有20余艘船舶在厂进行修理。”公司总经理夏松康介绍,复工复产初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春节前回家过年的外包工都没返回,可时间不等人,订单也不等人,因此,他们只能动员留在六横的外包工和本地职工加班加点修船。
夏松康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留住外来民工,他们作出了一项特殊规定:春节期间留在公司加班加点的工人每天都有丰厚的奖金。
“每天工作结束,公司财务部门就会把当天的奖金发给他们,这一举措在我们公司还是首创,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激励效果。” 夏松康说,疫情初期尽管受到了一定影响,但鑫亚公司基本上做到按合同规定完成了修船任务。
“大家之所以干劲十足、信心满满,是因为我们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很扎实,工人没有后顾之忧,全情投入生产。” 夏松康告诉记者,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向各部门派发了疫情防控手册,并通过在厂区大屏幕、电梯广告等宣传防疫知识,在员工居住区域张贴防疫海报,帮助员工科学应对、积极预防,增强全体职工防疫抗疫的决心与信心。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做好入厂人员体温监测与厂区消毒工作,要求所有入厂人员必须接受体温监测,并在警卫卡口、办公区域、船舶修理等区域都设有专门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记录工作,对公司所有公共场所均实行每日消毒。
据了解,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历经多年的努力,依托舟山造船业乘势而上,凭借过硬的专业生产技术,获得了订单,赢得了信任。就在5月中上旬,鑫亚公司还与浙江凯灵船厂签订了5000HP全回转拖轮建造合同,这是继2018年4月与浙江凯灵船厂签订“鑫亚拖5"建造合同后,再一次与该厂签订拖轮建造合同。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范围内传播打乱了本来的节奏,但近期接获的订单,反映出公司在中国造船市场拥有良好声誉和强大技术的重要性。”夏松康说,面对疫情与新一年的生产任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在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下,鑫亚公司一定能在逆境中乘风破浪,再创佳绩。
(由普陀区贸促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