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缺斤短两行为
营造诚信市场环境
诚信制度建设,使经营户的诚信度进一步增强,最有说服力的是2018年发生的一起投诉案例。
2018年7月19日,东港市场监管所接到一份信访转办件,称投诉人在东港湖滨广场一料理店就餐时,点餐2公斤的龙虾份量不足,现场称重1.5公斤不到,但商家不承认缺斤少两,希望调查核实。
接到投诉后,东港市场监管所立即对该餐馆开展暗访检查, 并邀请电视台民生栏目记者共同参与。到现场询问龙虾品种、价格等情况后,记者点了2公斤白煮小龙虾。菜品上齐后,执法人员现场用携带的电子秤对龙虾进行复秤显示,龙虾实际重量1580克,短缺420克。同时,执法人员检查测试餐馆使用的电子秤,称重显示准确,但该电子秤未张贴检定合格标志。为此,执法人员对该餐馆涉嫌使用未经强制检定的电子秤以及短斤缺两、欺诈消费者等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处理。
自该起投诉件发生后,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加快推进市场的诚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管措施,成效明显。据了解,自该起缺斤缺两投诉处理后至今,监管部门尚未接到类似问题的投诉。经营业主诚信经营的意识不断增强,形成践行诚信经营的浓厚氛围。
评选文明诚信经营户
推进农贸市场诚信建设
农贸市场是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的主要平台,也是体现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三年来,我区开展“文明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激励广大经营户诚信守法经营,提高文明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
9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港的阳光365农贸市场,经营户将摊位收拾得干干净净,各类蔬菜、肉类、水产品都整齐地码放在货台上,供市民精挑细选。获得2019年度“文明诚信经营户”称号的王春,正在自己的摊位上热情招徕着前来购买冰鲜的顾客,一边麻利地对海产品进行称重。趁空隙时间,王春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她经营冰鲜生意快三年了,生意越来越好,是因为她践行“诚信”赢得回头客。
据介绍,为切实推进农贸市场经营者信用管理工作,区市场监管分局以星级“AAA信用商户”评选为抓手,建立农贸市场信用监管机制,多举措推进部门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成效明显。去年全区共有15名市场经营户被评为“AAA信用商户”。
培育“守重”企业
推进企业诚信建设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信用是社会秩序的保障,为切实增强企业合同意识,推进企业诚信建设,近三年来,我区职能部门加码推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培育,着力提升企业自律意识,强化源头建设。
浙江炜驰集团创建于1989年,是专业设计制造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食品机械、包装机械等综合型机械制造企业集团。该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诚信企业、浙江省A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这只是我区推进企业诚信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区职能部门通过建立“普陀守重微信群”,并借助微信、电话、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企业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认真解答企业咨询,呼吁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树立企业“失信可耻,诚信光荣”理念,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评说
在评价我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成效时,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三年来,通过广泛组织开展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信用+市场监管”等系列活动,引导市场主体积极讲诚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自2018年以来,全区已公示各级“守重”企业73家、创建各类放心消费单位2000余家。同时,围绕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农贸市场,开展星级农贸市场、放心农贸市场、文明经营户等各类创建评比活动,推进市场管理提质增效,全力打造文明诚信市场。
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对标对表,统筹抓好“守重”企业、放心消费单位、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以及文明市场等各类培育建设工作,引导行业自律,为助力打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诚信建设成效令人欣喜
“驰骋神州千里路朝行夕至,诚信天下八方客纷至沓来”。近三年来,我区加快推进诚信制度建设,其取得的工作成效令人欣喜。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耳闻目睹,最大感受之一,就是讲诚信在我区渐成风尚,经营讲诚信、做人要诚信,成为企业和群众的行为准则。有理由相信,随着诚信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一定会给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带来别样的光彩。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巡访系列报道③
记者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