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言
日前,上海市普陀区和舟山市普陀区两地政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缔结友好政协,共同推动两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合作交流,凝聚合力共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要实现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就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区域壁垒,让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凝聚起强大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区域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来说都是一次重大机遇。上海市普陀区与舟山市普陀区地相近、人相亲。从地域、人才、资金、信息等角度来讲,上海市普陀区底子厚、基础好,具有人才集聚、科技水平高、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而舟山市普陀区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技术互通、产业互补、资源共享,这将是今后两地合作共赢的基点。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两地政协将积极探索区域多层次、多方位、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战略合作,携手共进,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服务中心大局,是政协履职的基本遵循,也是广大委员的份内职责。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两地政协要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走亲”式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在产业发展、经贸合作中主动作为,进一步彰显政协优势、展现政协作为、体现政协价值。
两地政协要通过建立协调小组,开展联合调查、视察,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精准设置议题。在调研过程中,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针对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政策协同性、扩大对外开放等议题,研透政策接天线,研透实情接地气,做到说聚共识的话、内行的话,让调研成果具有更高的价值呈现,从而推动两地全方位深度交流,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