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区公安分局创新举措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助推平安建设

“三学”模式为民警“强筋壮骨”

□通讯员 刘宇翔 虞鲁伊

“今天庭审到此结束,本案待合议庭休庭评议后择日宣判,。”这是近日发生在区公安分局的一幕。法院庭审怎么会发生在公安局?原来,这是区公安分局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

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结合工作实际,紧盯警务新变化新挑战,组织开展“执法规范化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公安队伍整体执法规范化水平。活动开展以来,该分局聚焦“执法主体”这一关键,通过“演练学、送教学、督促学”,进一步提高全警法治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促进县域社会治理水平提高。

模拟法庭“演练学”

“这期盗窃案的‘模拟法庭’庭审真精彩,也让我看到自身在此类案件办理中存在的不规范之处。”6月30日下午,刚参加完“模拟法庭”活动的展茅派出所民警何伟楠说道。

“模拟法庭”是今年区公安分局进一步提升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的一大创新举措。

“‘模拟法庭’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每次都精心挑选典型案件作为庭审案例,案件办案单位作为被告,法制部门作为原告。”区公安分局法制部门负责人蒋志强介绍道。

为了提高活动效果,区公安分局还邀请其他执法办案单位民警现场观摩并展开交流座谈,为民警答疑解惑,每期还会邀请市局法制专家进行点评。

今年4月份以来,区公安分局已成功举办4次“模拟法庭”活动,切实增强了民警执法办案的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全局规范化执法水平。

全程服务“送教学”

“辉哥,帮我看一下,这份笔录还存在哪些问题,询问是否到位?”这是今年5月份发生在区公安分局平阳浦派出所的一幕,“辉哥”是区公安分局法制(预审)部门民警周辉。据悉,该分局另外5个基层派出所中也有法制(预审)部门民警“坐镇”,方便办案民警随时请教。

为确保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新型案件和特定敏感案件等的侦办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法制(预审)部门先期提前介入,对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进行综合预研预判,把准案件办理总体方向。

同时,该分局充分扩大“教科书式”执法外延,主动审核端口前移,第一时间将法制(预审)员分组派驻到基层执法办案单位,从办案环节和细节入手,为办案单位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此外,该分局还依托网络载体,开设“钉钉”直播微课堂。6月18日,该分局邀请浙江警察学院讲师,以“《民法典》的制度创新与公安实务”为主题,进行微课堂直播授课,有效提升了民警的社会治理能力。

积分管理“督促学”

法律知识测试是提高民警法律素养、业务水平的重要方法。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结合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制定出台《全区公安民警法律知识学习积分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线上线下常态化学考模式,充分调动广大民警学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丰富民警法律知识储备,切实推动全局执法质量整体提升。

学有目标。该分局法制(预审)部门梳理下发法律知识学习清单,各部门结合实际,每月组织不少于4次的学习活动,确保按时完成下发的学习清单任务。

考有计划。线上,该分局依托“法制实战大练兵测试系统”,实行逢学必考制度。民警自行进行科目学习考试,所队层面每月组织一次综合考试。线下,分局层面每月组织一次集中考试,参考人员随机抽选,考试成绩即时通报。

同时,该分局明确年度学习积分目标,分别为法律学习积分27分,法律综合考试积分6分;确定每项测试须达到60分以上,才能记1个积分;明确至2020年12月20日,每位民警需完成法律学习积分27分,法律综合考试积分6分,共计33分,并将民警学习积分累计情况与部门年终考评挂勾。

2020-07-16 区公安分局创新举措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助推平安建设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8150.html 1 3 “三学”模式为民警“强筋壮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