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可叶)每年暑假期间,孩子溺水事故频发。今年7月12日,悲剧再次发生,沈阳5个孩子下河玩耍3人溺亡,这起溺亡事件令人痛惜,给各地再次敲响了警钟。
“溺水事件往往发生在比较偏僻的小水库、荷塘、海边。提醒家长,在暑假期间管好自己的孩子,严格做好防溺水‘六不’要求。如果小朋友要去游泳,可去正规的游泳池。”区教育局教育科副科长张兵雷说。
家长也必须要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动态把握孩子的出行,做好“四知道”:“孩子去哪里?”“孩子做什么?”“孩子和谁去?”“孩子何时回来?”;要务必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人员不擅自下水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游泳技能和急救知识,防止意外发生。“下水前做一些热身活动,会帮助人体提前适应水温,比如高抬腿、深蹲、重力弹跳、拉伸一下韧带。在游泳馆游泳,如果小孩子在水下发生溺水或者呛水事故,大人不要盲目地下去,因为旁边都有救生员,大声呼救,救生员会第一时间冲下去施救。”游泳教练傅佳铭说。
另外,孩子暑假出行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学们在享受假期时,记得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乘坐电动车做到佩戴头盔,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区教育局教育科副科长张兵雷说,“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出行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外出报备。外出期间要乘坐有资质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