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励佳)昨天下午,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徐炜波在调研舟山国际水产城及周边情况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风控意识,危中求机,再次擦亮舟山渔场、沈家门渔港金名片;同时,要强筋健骨、苦练内功,积极融入海上义乌——天下粮仓的大格局,打造好舟山国际水产城这块金招牌,奋力实现水产城的“凤凰涅槃”。
在舟山国际水产城大楼,徐炜波俯瞰了周边海域情况及土地利用情况。随后,水产城相关负责人汇报了目前运营情况及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徐炜波边听边记,并不时就具体问题与负责人展开交流。徐炜波说,要充分肯定舟山国际水产城的历史成绩,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疫情形势如此紧张的形势下,舟山国际水产城依然取得了不错的增量,实现了防疫复市“两手抓”。目前,水产城发展面临不少困境,我们既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吃老本”,也不能妄自菲薄、迷失方向,要围绕“一条鱼”做好5年发展规划,锚定一个最终目标,清单化阶段性任务,推动水产城迎来新的发展。
徐炜波强调,要以战略思维统筹规划、设点布局,将水产城的转型升级与西岙区块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园区的打造,大城西产城融合的大开发,展茅工业园区海创谷的发展相融合,串点成线、四位一体,实现各个区块间的资源统筹统配;要对投融资体系进行全面有机更新,引进优质风投,以市场化的手段,破局当前融资困境;要赶集下海,充分利用海域使用权证等,进一步盘活资产,唤醒发展活力;要全面重构物流体系,通过“互联网+新能源+冷链+区块链+溯源网”的相互叠加,打造智慧水产城;要全面改善水产城大环境,坚定不移实践好“两山”理念,结束物流车辆“跑冒滴漏”、进港渔船“黑烟滚滚”的旧时代,摘掉“湿”“臭”的脏帽子,进一步净化、美化沈家门渔港;要打造一个清廉团结、埋头苦干的领导班子,激情创业、拼搏赶超,为水产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针对下一步具体工作,徐炜波强调,要尽快把1700辆冷链运输车的改造提上日程,明确方案和时间节点;要建立车联网,为物流车辆全面解决好沿途的安全、休息、供给问题;要抓紧编制基于“新能源+互联网+业态”的普陀时代的智慧交易市场标准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普陀经验,以此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管理;要立足长远、换位思考,出台长期的服务企业政策,以真心换真心,加快平台企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