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过长江之后,遵照毛主席“军队向前进,解放全中国”“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先后解放了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大踏步逼近浙江沿海。
1949年8月30日,61师接到7兵团命令,归22军指挥,担负从舟山南线解放普陀诸岛的任务,部队立即从象山半岛行动,经过5天步行,9月9日前师主力到达象山港口北侧昆亭、咸详街地区。182团进到杨堤、横滨地区,进行渡海作战准备,183团从宁海出发,急行军到达梅山岛接受防务任务。
在这个背景下,我表哥杨颂理受21军189团首长派遣,于1949年下半年专程到沈家门开展地下工作,专门搜集沈家门军事情报,尤其是国民党军队的人数配备、武器装备、暗堡设置等布防情况。
因为组织上知道我表哥和表姐夫史中平于1946—1948年曾经在沈家门为党组织工作过,了解他有娘舅在沈家门定居,可以协助开展工作,也结识一批有政治觉悟的热血青年,有一定的人脉。
负着党的重要使命,我表姐夫史中平从象山来到沈家门,与他的娘舅,也就是我爸蔡康慈,秘密商量如何开展地下工作。
两人决定在沈家门石灰道头租用一间店铺,店名叫“象泰行”,经营柴、米、土特产等杂货。这个位置特别适合搞地下工作,门前是最闹猛的西横塘,后门是通向港口的一条浦,当时的所有粮食、柴草、食品都是从这个浦码头装卸和批发的,以店做掩护,开展地下工作极为有利。零售兼批发,这样既能赚钱养家糊口又能结识四方来客,有利打听敌方消息。而且利用进货的机会(当时的货源都是从象山进的)可以及时与上级领导取得联系,既及时汇报工作,又能接受上级布置新的任务。
为掩人耳目,店门口放着3个大桶,装着三个品种的大米,里面放几个柜子,摆放各种副食品,后门紧靠停靠船只的浦,这样比较安全,若有紧急情况,有前后门进出,还有过往船只做掩护,撤退也比较方便。
当时的敌情信息都是经过后门那条浦上的船只迎来送往的,同志们也是从后门把上级的指示传递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