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全部解放后,5月20日,舟山群岛军管会和定海人民政府成立。不久,又在定海民众体育场举行“庆祝舟山解放大会”。会场布置得很庄严,在高高的戏台上方,挂着 “庆祝舟山解放大会”会标,正中挂着巨大的红色五角星。参加庆祝大会的人很多,有解放军指战员、学生、工人、农民,还有社会各界代表,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会场里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歌声嘹亮。“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和“庆祝舟山解放”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解放军高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学生们歌唱《舟山解放了》:“舟山解放了,舟山解放了,多么的兴奋,多么的愉快,万恶的恶魔,随着黑暗遁逃;人民的救星,随着光明来到……”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1953年4月,在上海召开中苏友好大会,舟嵊要塞区组织政工干部出席,我也应邀出席。在回家路上,客轮触礁。在万分危急时刻,舟嵊要塞区带队领导指挥客轮冲滩,同时调派海军舰艇抢救。舰艇来救时,客轮全部沉没,只露一段桅杆,乘客全部落水,在海面挣扎……所幸抢救及时,没有人员伤亡。
舟嵊要塞驻军多,后方补给当然跟上,所以海军建四一三医院,陆军建一一三医院。
上世纪六十年代,按“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要塞区根据形势需要,又分别在普陀芦花新建“380”医院,大巨岛新建一一九医院。
普陀“380”医院由王金良任院长,杜芳新任政委,我任政治处主任。医院属正团级,承担驻军医疗责任。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当年,“380”医院除治疗从六横、桃花、东极等岛屿驻军指战员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军民关系——医院大门向老百姓开放,给群众免费治疗,培训农村赤脚医生,露天电影欢迎当地群众观看等等。
当时渔农村因缺医少药,有的渔农民因经济条件限制,看不起重病,因此,好多渔农民来“380”医院治疗。
我们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宗旨,热情接待老百姓。
“解放军同志,快救救他吧。” 当地群众抬来一名重症病人。经检查,病人高烧,神志恍惚,四肢抽搐,颈部有较明显的抵抗,处于半昏迷状态。家属介绍,病人已发烧数日,头痛,恶心,几天下来,病情越来越差。出于对部队医院的高度信任,急忙把病人送到我们医院。
医生护士通力合作,给予特别护理……
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没有先进诊疗设备,给医生治病带来困难。但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医生护士工作往往连轴转。
天气炎热,病房没有电扇,更谈不上空调。医院从附近海洋渔业公司冷库调来大量冰块,用于降温,冰块成了当时的急需品。
在“380”医院期间,抓穿山甲的事很有趣。一天夜办公结束,我在坑道口发现一只穿山甲,关在空房子里,屋里只放一辆破自行车,穿山甲逃跑心切,拼命往钢丝里钻,一钻两钻甲片全脱落,我只好送中药房当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