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培
展茅街道大展河旁,几位村民正在洗衣平台上洗洗涮涮,不用弯腰弓背,比原先在河埠头上洗衣服舒服多了,也安全多了。据悉,当地有关部门在河岸附近修建了多处洗衣平台, 安装60个水龙头,引流河水供附近村民使用,洗涤污水统一纳入污水管网,解决了过去村民下河洗衣造成河水污染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这样的洗衣平台,看着令人舒心,用着让人暖心。
曾几何时,河边洗衣是一道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观。但随着污染日趋严重,许多河流成了黑水河、污水河,再也当不了露天洗衣池了。近年来通过治污治水,普陀城乡许多河道重新变得河清水净,只是再也不能容忍随意洗涤、任性垂钓了。现在,展茅的大展河边又现洗衣景观,一方面展示了清河净水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显露了趋利避害的智慧,让人心悦神怡。
更为可贵的是,小小的洗衣平台还体现着人性温度。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人们需要改变许多老习惯。然而,老习惯不等于坏习惯。一些老人虽然家中装了自来水,但习惯于节约用水,也习惯于用河水洗涤,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只因河边洗涤已是法律禁止的不文明行为。展茅街道用洗衣平台代替河埠头,这样既照顾了少数人的老习惯,消除了种种弊端,又重塑难以割舍的乡愁,让村民重新体验河边洗衣的乐趣,暖融融的感觉弥足珍贵。
有温度的洗衣平台,不乏有益的启迪。整治不文明现象,既需要严格执法,也需要有情操作。对于乱丢烟蒂之类有害无益的陋习,绝不能姑息迁就,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罚的处罚。对于河边洗衣之类的旧习则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疏堵结合来趋利避害。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还有利于促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治理。